品飲:█純飲 ☐加冰 █加水 類型:☐即飲 █慢飲 香氣:█活潑 ☐沉悶 █複雜 ☐簡單 口感:☐柔和 ☐刺激 █香甜 尾韻:☐長 █中等 ☐短 門檻:█初學 █進階 ☐老饕 ☐不拘 推薦:★★★☆☆ 綜合評語:泥炭與胡椒,還帶有果甜味。
◎色澤:金黃色。 ◎香氣:溫和的泥煤味,葡萄柚味及隱隱的胡椒味。 ◎口感:橘子味,百香果味,淡淡的甘草味及溫和的煙燻味。 ◎餘韻:煙燻水果味,輕柔的澀味及隱隱的薄荷味。
總評:非常經典的波摩煙燻水果味。雖另一被艾雷酒癡點名的經典皂味因潛藏於果甜味中而難以察覺,但卻更覺波摩的美味。由於酒精味很柔,是一款會使人誤判酒齡的原酒。
波摩蒸餾廠 Bowmore Distillery
座落於艾雷島中部的洛克英岱爾:是波摩鎮海邊的堤岸,此島是蘇格蘭西南角最大的離島,全島有一大部分的地表都被死亡植物層層擠壓所形成的泥煤(Peat)所覆。島上的蒸餾廠就地取材,以其為烘烤青麥芽的主要燃料,故所製成的威士忌泥煤味很重,散發出使有些人恨之欲絕的藥水味及碘味,但卻也有許多人對這種風味非常迷戀。
此蒸餾廠於1779年時由約翰辛普森(John Simpson)所建,於1837年時賣給穆特氏家族(Mutter’s Family)該家族用自家的一艘船把波摩威士忌成功的推廣到本島的商業重鎮葛萊斯高(Glasgow)。當年該家族為紀念買下波摩蒸餾廠所裝瓶的一桶威士忌(瓶色深綠泛淡黃),有一瓶於2001年時在拍賣會中以14,300英鎊賣出,而締造了艾雷島威士忌的歷史天價。
自1892年後,蒸餾廠又換了幾位主人,於1963年由史坦利莫里森(Stanley P. Morrison)買下後,即著手做大規模的整建,連蒸餾器都換新,惟獨留下發芽地板,並將蒸餾廠改名為Morrison Bowmore。他在不久後就使Morrison Bowmore成為世界級的品牌。但第二代傳人Stanley Walker Morrison卻於1994年時在家族股東的決議下把它賣給了日本的三得利集團(Japanese Suntory Group)。
老Morrison為慶祝蒸餾廠整建,精挑了一個很稀有的來自西班牙赫瑞茲(Jerez)瑪夏莫多葡萄園(Machamudu)的Fino雪莉桶裝了一桶紀念酒。於2002年年滿37歲時裝瓶,共得瓶300瓶,每瓶以995英鎊賣出。另一件軼事是為了紀念女王伊莉莎白二世於1980年訪問該廠所裝桶的那桶威士忌於2002年裝瓶以慶祝女王即位50周年,共得瓶648瓶,其中一瓶獻給女王,一瓶由廠方留下做慈善義賣,其餘646瓶交由皇宮,當做重要國賓來訪時之致贈禮物(做慈善義賣的那瓶於2003年以9000英鎊賣出)。
波摩威士忌的泥煤味風格與其位於南岸的表兄弟Ardbeg, Lagavulin及Laphroaig相較,算是中庸型的。它的煙燻味很重卻全無藥水味的蹤影,與泥煤味威士忌之王Ardbeg相較,前者製酒所用的大麥芽,其酚含量約18-25 ppm,而後者卻達54 ppm,這說明了波摩威士忌在泥煤味的風格不走極端。此外波摩威士忌的鹹味非常明顯,這或許與漲潮時海水會漫到其酒窖牆壁上4-5呎高之處有關。
波摩威士忌的特色在嗅感是煙燻味中帶有一些太妃糖及花的香氣,在口感是非常複雜、非常均衡,於濃濃的煙燻味中感到雪莉味、水果味,以及與花香味融合得很好的碘味,餘味一般都是香料味。
|